
“除了北京,他们都不听命于其他任何地方”:分析中国影响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体系的努力
国际人权服务社揭示了中国外交官试图对监督主要国际人权条约和公约遵守情况的联合国专家机构施加不当影响的企图,并就利益相关方如何加强该体系的反击能力提出了建议。
© 图片:UN WebTV
在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的审查中,香港代表回避了有关 2020 年《国家安全法》影响的问题,并拒绝解决对参与该进程的民间社会参与者遭到报复的担忧。
由香港政制和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率领的香港代表团,本月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接受了细致入微的审查。该委员会是负责审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落实情况的机构,其专家们对该地区的记录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他们重点关注长期存在的殖民法律问题,包括关于煽动叛乱的法律和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和公众示威的法律,并坚持要求官员解释自 2013 年香港上一次审查以来缺乏进展的原因。他们还关注整个政府缺乏有效的投诉机制,无论是关于反歧视还是警察暴力。
然而,对于国际人权服务社和其他人权团体来说,在香港人权审查期间与政府代表团的这些交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专家委员会成员一再敦促香港当局就从警察暴力的独立调查到法治状况等问题作出明确答复,”国际人权服务社项目主任莎拉·M·布鲁克斯说, “他们得到的回复,不外乎是不予答复,或是经北京批准的谈话要点。”
The #HongKong delegation continued to stonewall, responding with rote statements ("NSL restored order"), relativizing ("every place has its own way of doing democracy/rule or law"), & characterizing HK as a veritable #HumanRights paradise with "the fre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pic.twitter.com/1SfiY0MAbB
— 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 (@hkdc_us) 2022年7月12日
除了这些核心问题之外,中国大陆立法机构于 2020 年 7 月实施的《国家安全法》(NSL)依然十分突出。虽然它包含一项重申香港政府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下的义务的条款,但该法律引起了一系列担忧。自国安法于 2020 年 7 月 1 日生效以来,专注于反恐、结社和集会自由以及人权捍卫者的联合国独立专家已就此法律本身,以及包括大律师邹幸彤在内的受其指控的个人案件发送了多封信函。
他们的集体调查也发给了人权事务委员会,也使得联合国反恐和人权专家在 2022 年 2 月得出结论,“该法律在关键方面缺乏精确性,侵犯了某些基本权利,并且可能不符合国际法规定的必要性、相称性和非歧视性的门槛”。
专家还询问香港居民是否有能力为内地参与者的违法行为寻求补救;对目前根据国安法受审的个人提出的指控的追溯力;未来的立法项目,包括“假新闻”,可能对言论自由和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构成严重风险。
代表团一再阻挠或未能提供有意义的回应,除了少数例外,例如,联合国自己的总结里面指出,在保护同性伴侣免受签证和住房方面的歧视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最令人担忧的是”,莎拉·布鲁克斯说,“香港官员拒绝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参与本次审查的活动人士是否可以正常参与,而不必担心根据《国家安全法》被起诉或受到其他报复。”
[Recap] ‘That would actually depend’: Hong Kong rebuffs UN concerns over security law risks for groups at rights hearinghttps://t.co/1RHFE5CHTo
—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hkfp) 2022年7月13日
民间社会能够参与联合国是受到国际法保护的,对于任何声称认真对待其在人权框架下的承诺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一个关键的基本问题。然而,国安法中宽泛而含糊的定义使得此类重要工作可能被视为“勾结”并因此被定为刑事犯罪。
在三天的会议结束时,这些问题和许多其他问题都没有得到充分解决,或者根本没有得到回答。未来几天,委员会将继续审议其收到的所有信息,包括来自独立民间社会参与者的信息。委员会对香港的建议将会在七月底前公开发布。
“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克服公然的谎言和外交变通办法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 布鲁克斯说,“这些建议应被视为香港政府重回正轨的一系列里程标志,也应被视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其他成员在港府未能完成时追究其责任的一系列里程标志。”
国际人权服务社揭示了中国外交官试图对监督主要国际人权条约和公约遵守情况的联合国专家机构施加不当影响的企图,并就利益相关方如何加强该体系的反击能力提出了建议。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一些国家今天背叛了人权、非歧视和问责制原则,反对一项历史性决议,此决议旨在回应联合国报告发现中国政府可能对维吾尔人和其他突厥民族犯下的危害人类罪。
10月13日早,联合国大会选出了联合国最高人权机构人权理事会的15个新成员,任期从2021年至2023年。15个席位有16名候选国家,只有一名候选国家沙特阿拉伯没有当选。中国和俄罗斯虽然当选,但在各自组别中当选得票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