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北京,他们都不听命于其他任何地方”:分析中国影响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体系的努力
国际人权服务社揭示了中国外交官试图对监督主要国际人权条约和公约遵守情况的联合国专家机构施加不当影响的企图,并就利益相关方如何加强该体系的反击能力提出了建议。
联合国专家关注强迫失踪以及对促进中国的人权与民主的影响。国际人权服务社欢迎联合国专家继续关注中国人权问题。
Read English version here.
关于强迫失踪:国际人权服务社及其他人权组织铭记中国的被强迫失踪的受害者
针对中国当局继续隔离关押三名人权倡导者,六名联合国专家表示关注。,这些专家关注中国政府去年12月26日的镇压,指出这对公民社会造成寒蝉效应。这些专家的公开声明努力促使中国政府就此案进行对话。
去年12月26日,三位活动人士戴振亚、张忠顺和丁家喜被捕,原因是他们 在沿海城市厦门举行一次非正式聚会 。参与会议的人士讨论了治理、人权和民主转型等问题。 国际人权服务社亚洲倡导者莎拉·布鲁克斯明确指出,尽管结社自由在名义上受到中国宪法的保护,但执法部门一直使用国家安全条款惩罚那些就“敏感问题”发表看法的人,尤其是在群体中发言中涉及这些问题。
布鲁克斯补充说:《一旦个人的言论或行为被列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些言论或行为仅仅是对政府和政治领导人提出了批评,警方就会压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当局继续使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原因。 中国当局违反国际法,他们发出明确信息,不允许有异议。》
联合国专家们强调,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关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做法。刑法规定允许警察以与安全有关的一些理由拘留他们认为的嫌疑人可以长达六个月,警方无需透露被羁押者的拘留地点,也不允许他们会见律师。尽管联合国专家和国际法承认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以公共秩序的名采取行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显然不符合相关的要求。
联合国专家们强调: 强迫失踪是严重和公然侵犯人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接受的。
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请联络 Sarah M. Brooks (电邮地址 [email protected] ; 推特 @sarahmcneer),或者联络 Raphael Viana (电邮地址 [email protected] ; 推特 @vdraphael).
图片:巴丢草 Badiucao
国际人权服务社揭示了中国外交官试图对监督主要国际人权条约和公约遵守情况的联合国专家机构施加不当影响的企图,并就利益相关方如何加强该体系的反击能力提出了建议。
因严格的疫情措施使得 11 月 24 日的乌鲁木齐住宅楼大火导致至少十人死亡,引发了席卷中国的从网上到街头的公众抗议浪潮。49 个人权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中国政府尊重基本自由,停止针对和平抗议者。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一些国家今天背叛了人权、非歧视和问责制原则,反对一项历史性决议,此决议旨在回应联合国报告发现中国政府可能对维吾尔人和其他突厥民族犯下的危害人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