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国际人权服务社 2024 年关于中国的趋势和近期案例的报告
本报告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民间社会行为者进行报复的令人不安的趋势,特别是那些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行为者。报告强调了中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系统性地压制民间社会参与国际机构的行为。
本报告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民间社会行为者进行报复的令人不安的趋势,特别是那些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行为者。报告强调了中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系统性地压制民间社会参与国际机构的行为。
主要问题包括使用过于宽泛的国家安全法来针对人权捍卫者、活动人士自我审查的增加以及利用“官办非政府组织” (GONGO) 来来扼杀联合国中真正的民间社会代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行动超越了国界,影响了海外侨民社区和活动人士,从而压制异议并阻碍国际倡导。
为解决针对中国民间社会行为者的报复和恐吓问题,并确保与联合国机制安全和不受阻碍的接触,国际人权服务社呼吁:
中国和香港当局:
- 停止对与联合国合作或寻求合作以及行使维权权利的人进行的⼀切恐吓和报复行为。
- 停止将与联合国机构的合作解释为国家安全威胁,并向公众明确保证,表明与联合国的接触不属于国家安全立法的范围,并且根据第 23 条立法,任何联合国机构或代表均不被视为“外部势力”。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
- 定期询问恐吓和报复案件的进展情况,并公开通报收到的答复。
- 使用公共和社交媒体工具定期跟进恐吓和报复案件,包括在关键日期或周年纪念日。这包括解决曹顺利案等悬而未决的案件,以增加报复的公共成本并防止有罪不罚现象。
- 敦促联合国人权机构,包括特别程序和条约机构,支持对中国的恐吓和报复案件进行持续跟进,并公开报告其为之所作的努力。
- 查明实施系统性报复的模式,以及损害民间社会安全和不受阻碍地进入联合国的权利的国家,并在年度报复报告中记录这些模式。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非政府组织处和所有联合国办事处:
- 保证民间社会代表在相关会议和活动期间安全进入所有联合国的场地。
- 查明并公开报告各国限制或操纵准入权限的做法。
这份分析报告强调了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努力保护人权捍卫者并在全球治理框架内维护透明度和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