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人权服务社发布中文、藏语和维吾尔语新工具,以防止和应对因与联合国合作而遭到报复
为了增强其资源的可及性,国际人权服务社很高兴推出一系列英文、中文、藏语和维吾尔语的新工具,以帮助人权捍卫者更好地减轻和应对与联合国合作时受到的恐吓和报复,这是所有关注恐吓和报复的利益攸关方的重要资源。
© OHCHR
联合国最新简报为各国和联合国机构制定规范和建议铺平了道路,以更好地应对跨国镇压并保护受害者。
2025 年 6 月 30 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人权高专办)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九届会议的一场会外活动中发布了首份关于跨国镇压(TNR)的简报。此次活动汇聚了包括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和人权事务委员会成员在内的联合国专家,以及人权捍卫者和受害者,共同探讨了跨国镇压的范围和影响,以及各国迅速采取协调行动的必要性。
跨国镇压是指一国或其代理人在其境内或境外采取的行动,以阻止、防止、噤声或惩罚在国外对该国持不同政见或倡导人权的个人。这些行为可以直接针对他们,或通过他们的家人、代表和同事间接地针对他们,并且往往旨在对倡导和异议产生更广泛的寒蝉效应。
人权高专办在简报中列出了最常见的跨国镇压形式,包括境外的暴力行为和恐吓——在某些情况下包括绑架和杀害——以及通过引渡请求进行的骚扰、非法逮捕和驱逐出境、滥用具有域外条款的安全法、限制行动自由、数字威胁和攻击,以及将受害者在本国的亲属或同事作为攻击目标。
重要的是,人权高专办敦促所有国家不要实施、促成或纵容跨国镇压行为,并呼吁所有相关行为者在四个领域迅速采取行动:
此次活动重点讲述了埃及女性人权捍卫者和记者巴斯玛·穆斯塔法 (Basma Mostafa) 的令人信服的证词,她在肯尼亚、黎巴嫩和瑞士流亡期间遭受了跨国镇压。联合国专家于 2024 年 12 月致埃及的信函以及德国政府最近发表的一份声明中都提到了她的案件。两周前,国际人权服务社与 25 个人权组织一起呼吁埃及当局停止对她的跨国镇压。
我属于一个由流亡记者、作家、活动人士以及包括藏族、维吾尔族和其他群体在内的全球流亡社群,他们往往仅仅因为其身份或他们所代表的立场而遭受骚扰和威胁。许多人被孤立,默默承受痛苦,因为会员国未能采取行动,未能维护法治,未能履行其国际义务。巴斯玛·穆斯塔法,埃及流亡记者和人权捍卫者
在此活动中还播放了四位跨国镇压受害者的视频证词 (见下方视频):来自尼加拉瓜的克劳迪娅·巴尔加斯 (Claudia Vargas)、来自香港的刘珈汶 (Carmen Lau)、来自布隆迪的阿梅尔·尼永盖雷 (Armel Niyongere)和来自泰国的锡塔农·萨特萨克西特 (Sitanun Satsaksit)。
智利、澳大利亚、法国、立陶宛、德国和荷兰在活动期间发言,表达对跨国镇压的担忧和谴责,分享国家层面的挑战和最佳做法,并表达对人权高专办工作的支持。几周前,七国集团峰会领导人发表了一份重要的联合声明,强调他们共同致力于“促进对跨国镇压的共同理解,提高认识,并加强问责,以增加参与跨国镇压行动者的成本”。
针对向中国政府进行问责人士的跨国镇压
中国政府是全球跨国镇压行为最有据可查的实施者之一。其行为包括:在习近平 2023 年访问旧金山期间对维吾尔族、藏族、汉族和香港抗议者实施的肢体暴力;网络跨国镇压;以及对香港民主倡导者郭凤仪 (Anna Kwok) 等海外活动人士亲属的起诉。
6 月 2 日,国际人权服务社与维吾尔运动合作,在人权理事会会议期间举办了一场活动,汇集了维吾尔、香港和西藏活动人士,共同探讨中国跨国镇压行为的范围,以及各国应采取的应对和保护受害者的措施。维吾尔倡导者茹仙·阿巴斯 (Rushan Abbas)、香港活动人士 Amy Siu 和西藏活动人士托普乔·楚尔钦 (Topjor Tsultrim) 分享了各自的跨国镇压经验,敦促各国加强协调,强化问责机制,培训执法机构,并调整国家立法,以便对跨国镇压行为进行起诉。
当跨国镇压行为针对与联合国及其机构和代表合作或寻求合作的个人或团体时,也可能构成报复。四月下旬,国际人权服务社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揭露了限制独立公民社会进入联合国的手段,并深入探讨了中国政府的报复模式——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年度报告,中国政府是第四大报复行为实施者。
人权理事会谴责针对人权捍卫者和记者的跨国镇压行为
民间社会团体为提高全球对跨国镇压的关注所做的努力已开始取得成效,尽管遭到中国、俄罗斯、埃及、印度、阿尔及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反对,各国仍在人权理事会自三月以来通过的一系列决议中谴责跨国镇压。
本周,人权理事会 47 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两项关于公民社会空间和记者安全的决议,两项决议均“对各国”或其有效控制下的行为者开展的镇压活动表示严重关切,这些活动旨在“通过数字、物理和其他手段,包括滥用间谍软件和其他侵入性监控软件,以及针对其家人、代表或同事”,“伤害、噤声和恐吓”境外的公民社会行为者、记者和媒体工作者。后一项决议进一步“明确谴责针对记者和媒体工作者的境外攻击行为”。
这些关键的规范性发展建立在人权理事会三月初就人权捍卫者与新兴技术达成的一项决议中的类似措辞之上。
人权理事会于3月就尼加拉瓜和朝鲜的人权状况以及本周就厄立特里亚的人权状况通过的决议中,各国也对跨国镇压行为表示关切。
这些努力得到了一系列西方和拉丁美洲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智利、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这些国家本身也是面临跨国镇压的流亡社群的收容国。
形势正在逆转,联合国专家和各国正在迅速意识到跨国镇压的威胁。现在,我们需要看到更强有力的努力和协调,以充分修订法律,加强培训和意识,保护受害者,并起诉肇事者。各国在全球范围内输出镇压的长臂和策略不能再逍遥法外了。国际人权服务社
为了增强其资源的可及性,国际人权服务社很高兴推出一系列英文、中文、藏语和维吾尔语的新工具,以帮助人权捍卫者更好地减轻和应对与联合国合作时受到的恐吓和报复,这是所有关注恐吓和报复的利益攸关方的重要资源。
“709大抓捕”十年过去,中国当局仍持续对维权律师及其亲属实施拘押、吊销执业资格、骚扰等打压行为。全球公民社会借此事件十周年之际,再次呼吁对侵权者追责。
国际人权服务社很高兴发布四种语言五个版本的最新《报复手册》,这是所有关注与国际或区域人权体系合作者遭受恐吓和报复的利益相关方的重要资源。